
开放创新 · 智慧生态 · 产城融合 · 宜业宜居
发表时间:2016-10-08点击次数:
日均7万余人涌入滴水湖周边,但路上不见汽车排长龙,美食节也没有“只出不进”的尴尬场面。
今年国庆长假,临港成为上海东南方人气最旺的地区。七天共吸引游客51.3万人次,监管部门未接到一例投诉。
海边新城愈发繁荣的同时,临港人应对大客流如何从两年前的紧张变得从容?
鸟瞰临港美景 浦东时报记者 刘思弘/图
1.高德地图上的实时封控
10月1日,市民徐先生驾车去临港,他在手机上开启高德地图导航。车行至滴水湖边,发现导航显示靠湖的环湖西一路已封控。但他很快找到了停车点——还没到湖边,在申港大道等主要道口,交警指挥他绕道。最后,他把车停在了滴水湖边一幢办公楼宇的地下停车库里。
最靠近滴水湖的马路是“一环”,如果车辆都集中在此,车流必堵无疑,因此,在十一之前,临港管委会便在各类媒体发布道路封控公告。堵的同时,开放滴水湖周边4个临时停车场、以及11栋办公楼宇的地下车库,共2658个车位供市民免费停泊。
徐先生从停车库走到滴水湖,用时约10分钟。他很快发现,多走几步路,不单单节约了时间,更换来了景点周边道路和空气的干净。
滴水湖畔游人如织,空气干净。 浦东时报记者 潘永军/图
长假七天,临港“聚人气”活动有滴水湖美食节、澳大利亚生活节、进口商品特卖会等,最大客流集中在10月2日,达到了近11万人次。但游客发现,无论是马路上还是滴水湖边,车流人流并不拥挤,热闹而不忙乱。这得益于精准专业的应对预案。记者在长假指挥部里见到了长达十几页的“国庆活动值班表”和“警力安排一览表”,岗位设置到各路段各景点,相关人员定点定时定岗,车辆引导、人流疏散等,均在节前责任到人。
长假期间共有2000余车位供市民免费停泊。 浦东时报记者 潘永军/图
2.从本地海鲜到东北水饺
这么多人来,吃什么?两年前还被吃货们诟病“没地方吃饭”的临港,如今各类饭店餐馆林立,不缺美食。
在山兰路步行街,有海鲜坊、农家菜、咖啡;滴水湖周边,有龙粤轩中餐厅、锦江大厨、台湾齐老爹牛肉面等。从本地海鲜,到东北水饺、兰州拉面,前两年游客兜了半天只能在路边买客饭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林发明/图
浦东时报记者 潘永军/图
滴水湖美食节人头撺动但秩序井然
住也不成问题。临港已有各类中高低档酒店,五星标准的皇冠假日酒店日供床位330张,负责人说,长假七天,客房基本客满。而南汇嘴观海公园边上的智选假日酒店,能够“躺床上看日出”,大床房每晚的价格是400元左右。
滴水湖皇冠假日酒店 via 网络
此外,锦江之星、临港豪生、如家等酒店也已入驻临港地区,市民想在“上海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住一晚,看海上日出,观夜空繁星,已不成问题。
临港日出 浦东时报记者 刘思弘/图
3.“蓝精灵”们的淡定
临港节假日举办“聚人气”活动,始于2014年。第一年的台湾美食节,游客为了吃个肉串,拥挤在进口处,两三小时不得入门。被大家称为“蓝精灵”的大学生志愿者,忙得不可开交。
“现在淡定多了”。南汇新城镇团委书记孙筱和说,“蓝精灵”已经从刚开始的500人,减少到了现在的200余人,但没以前忙了。随着临港旅游的渐热,节日的保障应对正走向常态化,因为即便是双休日,数以万计的游客徜徉滴水湖边,也不再是稀罕事。
“蓝精灵”为游客提供便民服务 临港管委会/供图
心里有底,遇事不慌。在假日期间同样淡定的,还有临港管委会和南汇新城镇的值班领导:“不像以前那样如临大敌,现在就算每天来15万人次,我们也能应对。”
未来几年,临港将有极地海洋世界、天文馆、冰雪世界等旅游项目相继开张,这座海边新城,无疑将成为市民周末和节假日的休闲胜地。当大客流成为常态时,临港“聚人气”积累的应对经验,成为一笔宝贵财富。
10月8日,高德地图显示滴水湖“一环”解除封控。其实,临港管委会并没有与之沟通,“这或许能说明一个问题,来临港的人多了,外界的关注度也正在提升。”管委会的一名领导说。(来源:深读浦东 2016-10-08)
临港正成为市民周末和节假日的休闲胜地 林发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