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创新 · 智慧生态 · 产城融合 · 宜业宜居
发表时间:2021-12-22点击次数:
根据《关于推进本市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指导意见》《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试点和示范项目申报指南(2019年)》《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DG/TJ 08-2253-2018),经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复核审定,临港新片区绿色生态先行示范区项目,被评为三星级“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试点)”。
★项目概况★
【项目区位】临港新片区绿色生态先行示范区位于上海市临港新片区滴水湖核心片区,北部紧邻滴水湖,南部与顶尖科学家地区相邻,内有环湖80米景观带、二环城市公园和春花秋色公园,生态资源优越,沿湖风光优美。
【规划范围】黄日港-环湖西一路-环湖南一路-橙和港-环湖南三路-环湖西三路围合区域,占地面积1.43km²。
★绿色生态定位★
【定位愿景】绿色生态示范圈“四新”名片:绿色低碳新起点、未来前沿新高地、复合畅达新标杆、韧性发展新引擎!
【规划目标】绿色生态指标体系:充分衔接上位规划和生态城区标准要求,分析项目基地及需求,以“凸显特色、刚柔兼具、远近结合”为基本原则,建立涵盖38项二级指标的绿色生态指标体系。
(注:以上为部分指标)
★生态规划★
【生态规划亮点】
1、绿色低碳新起点
公园之中有机生长的碳汇园区
通过平面绿化、立体绿化多种形式的耦合,打造绿化丰富的低碳空间,构建生态有机的绿化体系,优选适宜多样的高碳汇植物。
高星级多认证集群的品质园区
新建建筑100%达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打造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智能建造示范;建筑信息化集成管理,鼓励新建建筑应用BIM技术;合理布局分布式能源系统,实现区域能源供应侧开源和多元。
2、未来前沿新高地
前沿高新产业引领的科技园区
前沿产业布局:以总部研发功能为主导,以高端实验室、创新中心等功能平台为依托的产业集聚,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战略型新兴产业。
·智能建造产业集群:以建筑产业上下游的各类企业总部办公为主。
·前沿科技研发产业集群: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型经济产业的各类企业总部办公为主。
创新智慧体验:开展智慧路灯、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楼宇等方面智慧设施布局和智慧建造、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公交等智慧体验规划;打造全龄友好的城市智慧生态公园,设置海绵设施体验点。
3、复合畅达新标杆
地上地下高度联通的畅达园区
地上小街区、密路网,公共通道可穿行:采用“小街区密路网+内部步行通道”形式,保证各片区便捷通达。通过街区混合、地块混合和建筑混合等形式实现土地功能最大化复合利用;通过底层架空、公共通道等形式,打造串联开放的院落空间;利用滨水优势,设置沿滴水湖和城市公园的连续绿道。
集约利用土地,地下空间整合开发:地下空间集中、连片、联通开发,提高使用和通行效率;地下功能以停车为主,兼有商业功能,实现对周边人群的吸引和竖向交通的疏散功能。
4、韧性发展新引擎
临湖向海高度适应的韧性园区
示范引领海绵场景化建设: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为总目标,按照三类海绵示范区建设要求,因地制宜进行海绵场景化建设,充分发挥绿地与水系的生态服务功能,增强雨洪灾害适应性。
生态街区通风廊道营造:利用绿地、水系和街道等开放空间形成通风廊道,缓解热岛效应,实现街区自然通风、自然透风、自然净化,形成有利的微气候环境。
综合管廊环湖全覆盖:水芸路和云鹃路综合管廊工程,采用大规模预制拼装技术,设有综合舱和燃气舱,纳管类型包括电力、通信、给水、污水、燃气、预留管等。
【延伸阅读】
问:什么是绿色生态城区?
答:根据《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DG/TJ 08-2253-2018,绿色生态城区是指以创新、生态、宜居为发展目标,在具有一定用地规模的新开发城区或城市更新区域内,通过科学统筹规划、低碳有序建设、创新精细管理等诸多手段,实现空间布局合理、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品质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运营管理智慧高效、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人、城市及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区。绿色生态城区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在满足所有控制项要求的基础上,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关于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临港新片区绿色生态先行示范区)的公告》详见链接:
http://hd.zjw.sh.gov.cn/static/upload/202112/1221_134616_11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