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开放创新 · 智慧生态 · 产城融合 · 宜业宜居

选择栏目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第0602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2025-05-21点击次数:

杨文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临港人口导入力度”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战略资源,人才的导入和人气的聚集是推动重点产业培育、特殊经济功能区打造和现代化新城建设的重要保障。自2019年揭牌以来,临港新片区紧紧围绕“人员从业自由”工作目标,大力推进人才政策创新突破,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综合环境,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人才资源配置,初步形成开放型人才工作格局。

自揭牌以来,临港新片区加快打造全球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累计引进、落户人才12.64万人,新增实有人口16.67万人,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682人、国际人才1000余人。2024年全年引进、落户人才43107人,同比增长36.41%。大规模人才的导入对打造高水平高能级产业集群、承接全市“五个中心”建设部署,以及打造全市经济“增长极”等战略规划的落地落实起到了支撑性作用。因此,您提出的进一步加大临港人口导入力度的相关建议,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们将在工作中研究借鉴。

一、关于进一步突破政策、降低落户门槛方面

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一方面,在市委市政府优惠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新片区立足实际,建立起包含37项政策的“3+24+10”三级制度体系,在国内人才引进落户、外籍人才停居留等方面形成政策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坚持以服务保障营造留才环境。落成临港新片区国际人才服务港,挂牌成立全市首个区域性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进人才工作服务站点建设,整合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智慧型办理、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再一方面,坚持以加大投入营造安居环境。深入推进人才筑巢工程,协调推进定向微调新片区人才住房限购、人才优先选房购房等政策的落实,建立人才公寓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房源筹措机制,新增人才公寓2974套,构建“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面上“一般人才、非紧缺急需人才优先办理居住证积分;持证并缴保满一定年限的依条件申办居转户;高端人才、紧缺急需人才直接落户”的梯度化引才政策体系基础上,实施居住证积分专项加分、居转户缩短年限并降低标准、扩大重点机构本科学历人才从事核心岗位范围等优惠政策,新片区积极打造全市政策最优、落户最快的区域。

针对您提出的对于目前难以通过学历或积分等方式落户的普通劳动者,借鉴“蓝印户口”模式,在临港购置房产就可以给予户口的建议,我们将加强同市级职能部门的沟通,认真加以研究。临港新片区也将在人才引进中,坚持“以用为本、按需引进”的原则,充分发挥户口和住房政策在人才引进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进一步降低人才落户门槛,提供更好地人才引进服务,推动各类人才引得进、落得下、留得住。

二、关于扩大用人单位对人才认定自主权政策的覆盖范围方面

为促进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在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临港新片区率先实施了针对国内人才引进的特殊支持政策。在人才引进方面,拥有人才引进重点机构直接推荐权,纳入重点机构的用人单位引进的硕士学历学位人才可一年落户、本科学历学位核心人才可两年落户;在居转户方面,新片区拥有居转户缩短年限并放宽市场评价标准政策,一般单位的人才居转户年限从7年缩短到5年,重点单位的人才从7年缩短到3年,同时,落户评价标准从全市面上的2倍社保缴费基数降为1倍,在申办“居转户”时可不受职称或者职业资格登记的限制。相关政策进一步提升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自主认定权,有效降低了人才落户的时间和成本。

2024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进一步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的若干意见》,在海内外人才集聚方面,《若干意见》明确扩大人才引进重点机构范围、优化人才引进落户条件、赋予新片区重点用人单位更大引才自主权、缩短“居转户”政策临港居住时限要求、技能人才申办居住积分加分等一系列更有力度的支持政策举措。同时,支持临港新片区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以满足创新型人才需求为牵引,通过集成式推进引才留才政策体系完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导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加快打造“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

针对您提出的扩大用人单位对人才认定自主权政策的覆盖范围的建议,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同市级职能部门协同配合,赋予单位更多的人才自主认定权。一方面,围绕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培育、特殊经济功能区打造、现代化新城建设等国家战略目标,根据企业产业导向性、区域贡献度、行业带动性、经营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人才落户方面出台更多支持举措。另一方面,积极指导属地企业,在人才引进落户的过程中,规范做好明确核心岗位范围、人才认定程序、内部公示要求、监督管理机制等流程,进一步提升人才政策的覆盖面与吸引力,充分释放人才集聚的虹吸效应。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配套,让人口留下来方面

临港新片区注重城市功能的丰富完善,持续唱响做实“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通过打造更具魅力、活力和朝气的现代化新城,增强临港对国内外年轻人的吸引力。突出打造城市 IP品牌,依托滴水湖、冰雪世界、天文馆、幻云东方等临港独特的资源优势,成功打造滴水湖灯光秀、烟花节等一系列具有临港特色的商旅文体活动和网红地标。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建成了一批高水平教育、医疗、商业、文旅设施。

针对您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基础配套,让人口不但引进来还能留下的建议,我们将加快城市功能完善,全力塑造一个独具年轻气质的魅力城市。在商业配套方面,加快推动环湖商业和103片区总部湾招商开业,2025年实现“临港商业新地标”龙光蓝鲸世界开业,高质量推进奉发宝龙开业,力争宝燕、金地开悦、海港中心等社区商业综合体年内开业,全年新增开业商业面积20万平方米。不断推进环湖80米景观带配建设施实现开业运营,开业率达到80%。滴水湖地铁站下沉式广场一期商业预计于年中开业,开业面积约2万平方米。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支持市六医院临港院区二期投运,推动浦东医院临港院区年内竣工,争取曙光医院中医诊疗中心、浦妇幼临港分院等项目落地。推进“市六-临港”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进一步增加医院专家号下沉数量和频次。持续释放促进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医疗卫生人才引育等政策效应,推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提效增能。

感谢您对临港新片区人才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2025年5月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