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创新 · 智慧生态 · 产城融合 · 宜业宜居
发表时间:2025-05-21点击次数:
许再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境外经贸合作区与境内自贸区、保税区联动”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于2019年8月20日揭牌,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的国家重大战略,是党中央推进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临港新片区地处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发展带交汇处,是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独立节点城市,总计面积873平方公里,其中先行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等区域,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是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对外开放的重要承载地,也是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唯一带有“特殊”二字的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28.83平方公里,包括芦潮港区域、小洋山岛区域、浦东机场南部区域等三个区域。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批验收”的原则,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一期、二期、三期先后于2020年5月和2021年1月、2024年3月完成封关验收。
二、具体进展
近年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集聚发展高能级航运服务产业及保税新业态,持续扩大开放、创新功能,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努力打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符合高标准环保要求的“保税+产业链”产业集聚区。2024年,洋山特综区实现销售额9371.63亿元,增长22.2%;进出口总额2727.6亿元,同比增长4.1%;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保税LNG加注量191.09万吨、46.21万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08.7%、75%;“保税+”进出口总额99.05亿元,增长128.9%。在最新的海关总署全国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绩效评估中,洋山特殊综保区排名升至全国第4位,规模效益、集聚辐射、新型业态等核心指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临港新片区金融创新迈入了加快发展、蓬勃发展的快车道:加快建设滴水湖金融湾,金融湾一期即将全部建成启用,已经有600多家新兴金融机构落地展业;加快对齐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大金融开放压力测试,在全国率先试点公募基金领域数据跨境流动,放宽非居民并购贷限制;加快打造一批高水平金融开放平台,建成投用了国家级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加快建设股权投资聚集区,支持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加快发展;加快落地新兴金融业务场景,实现了国产飞机走出去和国际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三、下一步工作
(一)统筹谋划,危中寻机应对贸易环境变化
聚焦贸易结构调整,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把握国际贸易向南美、中东转移机会,拓展新增长动能。大力拓展东盟、欧盟、中东、印巴、红海等市场,培育新增长点。同时,完善特殊区域功能,助力外贸升级转型,推动汽车出口前置仓落地,建设全球关键矿产资源交割仓,并深化与阿联酋、越南、马来西亚等重点国家自贸园区产业联动、功能协作,促进外贸升级转型。
(二)加快发展保税新业态,集聚新发展动能
加快功能培育,推动“数字综保区”建设,提升海关监管和贸易便利化水平;探索建设药械进出口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药械进出口集中抽样送检、集中赋码贴标等功能落地;建设跨境电商功能平台载体,解决带电、带磁货物和化妆品等航空运输便利接收需求;推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部分药品及医疗器械政策落地。
(三)加快全球航运枢纽建设,打造航运功能集聚区
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引领,抢占新赛道机遇。上线国际航运绿色能源认证服务平台、国际航运碳足迹认证平台,完善绿色航运数字服务生态;建设氢基绿色新能源交易中心、国际船舶交易中心,高效配置绿色新能源和国际船舶资源。拓展船舶物品、医药器械供船范围,提升保税油、保税LNG、绿色甲醇加注能级;做强“洋山港”国际船籍港平台,助推船舶登记数量位列全国自贸区(港)前列。
感谢您对临港自贸区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202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