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开放创新 · 智慧生态 · 产城融合 · 宜业宜居

选择栏目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综合安全专项规划(2022-2035年)

发表时间:2022-09-19点击次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综合安全专项规划

(2022-2035年)


意见征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临港新片区的高质量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上海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2-2035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制定《临港新片区综合安全专项规划(2022-2035年)》。

一、规划概要

具体任务有:

1、城市安全防护体系:针对洪涝、地震、气象等灾害,适当提高设防标准、构建人防工程,加强易燃易爆风险防控,全面增强新片区关键设施系统安全和韧性,构筑城市安全本底。

2、防灾分区及应急保障体系: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多灾共用、分区互助、联合保障的原则,共建共享各类应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城市应急保障网络。

3、综合防灾管理体系:形成包含完善的统筹协调机制、法治监管制度、动态感知网络、风险源头防控、救援物资力量、社会参与机制的综合防灾管理体系,加强城市防灾管理。

目标到2025年,新片区应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全社会防范和应对灾害事故能力显著提升。到2035年,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安全韧性城市基本建成。

二、公示期限

(一)公示期限:2022年9月 19日至9月26日

(二)收集意见的截止日期为2022年9月29日

三、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zequan_lin@mail.bnu.edu.cn

公示期间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委。


详情见附件:

附件一、临港新片区综合安全专项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pdf

附件二、公众意见征集表.docx


临港新片区综合安全专项规划(2022-2035年)

(公开征求意见稿)


为提升临港新片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强化监测预警、预防救援、应急处置、危机管理等综合防范能力,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城市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灾害和损失,为新片区的高质量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编制《临港新片区综合安全专项规划(2022-2035年)》。

一、规划目标

到2025年,新片区应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应急响应、指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防范和应对灾害事故能力显著提升,实现新片区应急管理工作与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深度对接。

到2035年,灾害智能监测预警体系、安全空间体系基本完善,政府应急响应和救助能力世界领先,公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具有较高水平,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安全韧性城市基本建成。

二、城市安全防护体系

新片区灾害风险特征:新片区两面临海,独特的区域位置决定了其具备典型的风险叠加特征,既是重大危险源集中区域,又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要注重灾害事故风险的耦合性,强化对气象灾害、火灾、有毒有害气体等多要素的智慧实时监测,提升风险感知能力和预警能力。

重点设防对象:自然灾害方面,重点关注台风、海洋灾害、地震、岸带冲淤等;突发事故方面,重点关注产业基地、产业社区生产安全事故,新能源及重要能源基地、能源管线事故,以及大规模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安全事故。

主要防护体系:针对洪涝、地震、气象等灾害,适当提高设防标准、构建人防工程,加强易燃易爆风险防控,全面增强新片区关键设施系统安全和韧性,构筑城市安全本底。

三、防灾分区及应急保障体系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应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应结合本区域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体系建设的行政事权及风险态势空间特征与区域空间资源特点,在市级规划“三级防灾分区”与“四类空间治理”的策略下,明确城市防灾减灾需求及安全防护和应急保障要求,统筹完善新片区防灾安全布局,系统规划防灾设施,建立健全具备多道防线的新片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一)分区体系

1.新片区分区:明确区域综合防灾减灾的总体要去,同事兼顾特定功能区域防护和特殊灾害事故应对要求。聚焦打造安全稳定运行的综合防灾减灾组团,骨干设施配置相对完善,确保灾时应急管理高效,防灾救灾行动组织有序,灾后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2.街道(乡镇)分区:以街道(乡镇)边界为基础进行分区,街道(乡镇)分区聚焦基层应急响应需求,突出城市精细化治理优势,衔接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要求,打造应急管理组织有序、末端设施配制完备、空间资源高效共享、自救互救能力突出的防灾减灾基层单元

3.产业区分区:产业区功能定位、规划建设标准、运行特征均与其他城镇组团有较大差异,应根据其空间资源应根据其空间资源配置模式和治理特点,因地制宜优化综合防灾减灾空间治理策略。

4.居村分区:居村分区规划是落实风险识别和应急救援保障的举措,从风险识别、防范、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救援设施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应急物资储备、基层力量建设等方面提升基层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打造“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构建社区韧性。

(二)主要防灾基础设施布局

重点围绕应急避难场所、综合应急救援、应急医疗救治等关键,提升新片区应急服务和保障能力建设,完善区域综合防灾减灾布局。

应急避难场所方面,规划至2035年,新片区人均避难场所面积不小于2m2;综合应急救援,主要建设以消防综合救援队伍为主、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为补充、社会救援力量为辅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陆域综合应急救援方面,规划2025年新建8座一级消防站;至2035年,新建10座一级消防站;水域综合应急救援方面,规划2025年,新建2座水域救援站,至2035年,再新建一座水域消防站;航空应急救援方面,落实市级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的布局要求,至2035年,建设3座航空应急救援起降点;应急医疗救治方面,至2025年,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控制在12分钟内,实现每3万人拥有1辆救护车,至2035年,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缩短至11分钟。

四、综合安全管理体系

(一)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提升统筹协调能力

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党工委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常态化议事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优势和职能部门的专业支撑优势;健全基层组织,健全基层应急管理专项工作机构,切实履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消防事业、指挥协调等工作职能。

健全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健全分级分类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机构组建和升级机制,完善现场快速决策和协同处置机制,提升协同应对能力。

健全完善责任体系。夯实领导干部责任,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应急管理责任制;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工作清单”;明确部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形成“定期会商、联动执法、信息共享、应急联动”的部门协作机制,切实建好职责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管、运行高效的监管体系;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完善新片区和乡镇/街道两级应急管理事权、财权划分,细化各乡镇/街道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的工作职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强化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落实一岗双责;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意识。

(二)健全政策制度体系,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完善法治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应急管理法规制度,结合新片区建设实际,依法在建设工程、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及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领域制定配套性政策,逐步建立具有新片区特色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完善运行规范体系,研究制定新片区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和运行制度,推动应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用足用好独立立法政策,积极探索应急管理新方法、新手段,推动新片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创新发展建设。

提升监管执法能力。完善新片区综合执法队伍管理制度和协调联动机制,强化专业监管执法力量,统筹配制执法资源,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积极探索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非现场监管执法方式,提高监管执法精准性。

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完善新片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动态调整新片区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和动态修订机制;加强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推进应急预案演练常态化、实战化,强化预案演练总结和评估,及时转化演练成果;强化各级各类应急预案数字化应用,对应急预案进行数字化结构、标准化设置、规范化衔接、动态化调整、智能化应用,提升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现场指挥官提供精准有效的决策支撑。

(三)健全政策制度体系,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创新灾害事故监测预警机制。广泛部署城市运行各领域、各重点部位的感知终端,建强城市安全监测感知预警体系;建立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及时发布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完善风险监测预警和跟踪处理闭环机制。

推进风险隐患动态感知网络建设。运用物联感知、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强化灾害事故现场实时感知信息采集,支撑多种灾害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智能预警和科学决策;通过基于政务微信轻应用的开发和推广,实现“应急指令一口出,灾害信息一口进”的目标,提升应急指挥和受灾信息统计效能。

实现预警信息快速精准发布,依托上海市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平台,完善新片区信息发布机制;融合“报、网、端、微、屏”各种资源,打造灾害事故信息全媒体传播矩阵,推进跨部门、跨地域的灾害事故预警信息共享,强化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推送发布。

(四)构建风险防控体系,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强化规划风险管控,根据新城建设规划等内容,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区域招商引资、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等风险评估工作,实施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严格执行高危产业安全防护隔离管控规定,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安全韧性社区,对标城市安全源头治理、风险防控、监督管理、保障有力、应急救援、事故管控等方面的创建标准,着力推动地区城市安全管理基础建设和能力建设,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和“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

强化双重管控制度。建立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建立自然灾害风险、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动态更新机制;加强重大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对人员密集场所、大型建设项目、重点设施设备、大型群众性活动等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绘制风险“红橙黄蓝”四色等级空间分布图,制定落实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加强危险化学品全周期安全管理,加强交通领域安全管理,推进智能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和公共交通、桥隧安全防护措施建设,加强消防领域安全管理,加强城市建设领域安全管理,加强房管领域安全管理,加强特种设备领域安全管理,加强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火灾风险防控。

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加强自然灾害防御重点工程建设,持续开展台汛灾害、内涝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重点灾种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化解新片区突出的自然灾害风险;加快推进公共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房屋设施加固、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重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积水点改造等工作。推进城市消防供水设施、消防通道和森林灭火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以网格化管理为切入点,形成应急管理与综治、维稳、安全管理一体化推进的工作格局,提高基层先期处置能力;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微型消防站规范化建设;充实基层应急救援力量,研究探索建立专兼职应急小分队;加强应急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培训,提高专业水平;推动完善乡镇(街道)、社区(村)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形成覆盖全面、简明实用的应急预案或方案体系。

(五)构建综合救援体系,提升精准处置能力

强化应急统筹指挥机制。健全实战化、扁平化、合成化的区、街镇两级应急指挥工作机制,推进新片区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城运中心),完善指挥调度、监测预警、预案管理、实战演练、值班值守、视频会商、信息报送等功能。

加强救援力量建设。加强新片区消防救援支队综合救援能力建设,打造新片区“全灾种、大应急”综合性应急救援核心力量;充分整合现有建筑施工、燃气、电力、通讯等专业救援队伍,形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救援保障力量;推进企事业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建设,提升快速反应,救早救小能力;完善社会应急力量建设,积极推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结合新片区实际,重点在防台防汛、危险化学品、城市生命线、航空应急救援、海上搜救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队伍实战化训练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强化应急物资储备。立足平急结合,优化应急物资品种、规模、结构和布局,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健全实物储备、产能储备和协议储备的模式比例;对接本市应急资源管理平台,打造应急物资调度平台,不断强化应急物资快速调配和紧急运送能力;督促企业根据应急预案储备相应的应急物资;鼓励家庭储备基本的应急自救物资和生活必需品。

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推进应急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级建设,明确标识、标志设置、疏散路线和储备物资要求,整合现有避难场所资源,强化体育场馆、学校等公共建筑平战功能转换,制定分级开放标准;制定新增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新片区规划建设“三同时”,对全区新建的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场址硬性要求预留避难区域,将应急避难场所纳入相关场地建设的设计、建设和验收内容;制定应急避难场所管理规范,加强避难场所的启用、维护等综合管理,制定群众避难工作指引,明确场所管理和维护任务,配齐应急避难场所救灾储备物资。

强化应急综合保障。提高应急运输保障能力,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完善铁路、公路、航空应急运力储备与调运机制;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强化应急通信基础网络建设,做好卫星、短波、现场自组网等非常规通信能力建设,构建海天空地一体应急通信保障网络强化极端条件和恶劣工况下现场应急通信保障;提升应急能源保障能力,依托新片区新能源发展定位,推进分布式光伏等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探索构建分布式“应急能源系统”,提高应急状态下的过渡能源的快速供应能力。

规范灾后恢复重建。完善灾情核查、损失评估、救灾捐赠、灾害救助等制度,健全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和救助机制,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完善灾后恢复重建分级管理机制,保障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实现民生改善、产业升级、设施提档、服务提升。


(六)构建多元参与体系,提升共建共治能力

培育扶持社会主体多元发展。培育引导专业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应急管理治理工作,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服务组织间应急管理高效合作模式。鼓励商会、慈善组织、志愿者团体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应急安全工作,用足用好各类社会资源及专业能力,形成全方位、全领域的社会服务体系。强化专家队伍建设,完善专家管理制度,构建专家资源融合优化的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各领域专家在决策咨询、标准制定、安全诊断、应急会商等方面的作用。

发挥保险机构事故预防和风险分担功能。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引导和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探索推进巨灾保险、应急救援保险等保险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和家庭、个人加大对防灾减灾备灾工作的资金投入。

加强安全生产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将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信息纳入统一、权威、可查询的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平台并定期发布失信联合惩戒信息;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探索建立安全生产信用等级与行业准入、项目审批、获得信贷等挂钩制度;创新推行税收优惠、招投标评标信用特别加分等安全生产“红名单”正向激励机制。

加强安全应急科技和产业支撑。鼓励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研发安全应急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加强巨灾情景构建推演研究应用;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和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应急科研成果转化、示范和推广应用;将应急物资及其重要原材料生产纳入有关产业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促进安全应急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发展,指导企业建立应急保障快速转产机制,构建平战结合、快速响应的安全应急产业体系;

加强应急文化建设。凝聚政府、企业、协会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安全文化建设联动机制;依托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社区学校等载体,将应急管理主题纳入社会公共教育内容;加强安全生产类、防震减灾类、消防安全类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开展防灾自救、逃生避险等知识和技能;借力“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周”和安全生产“五进”等主题活动,重点做好公共安全科普知识和事故警示的宣传教育,扩大应急宣传覆盖面,增强社会各方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安全文化发展。

五、实施与保障

(一)组织保障

各街镇、行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要依据各自工作职能明确职责任务,结合实际制定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主要目标任务实施方案,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加强规划实施与年度计划的衔接,明确规划各项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的推进计划、时间节点和阶段目标。为新片区经济社会安全、快速、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技术保障

    制定政策措施,鼓励采用高标准、新技术提高安全性的单位,增强全社会参与城市综合安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统一规划建设应急基础设局库,支持灾害预测分析、预案编制、应急辅助决策等综合安全管理工作。编制基层综合安全手册,为居民公共安全、应急避难提供技术指引。

(三)资金保障

    将新片区综合安全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并制定严格的专项管理制度;引入和完善灾害保险制度,分散灾害风险,探索巨灾保险制度,为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提供资金保障。


为提升临港新片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强化监测预警、预防救援、应急处置、危机管理等综合防范能力,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城市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灾害和损失,为新片区的高质量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编制《临港新片区综合安全专项规划(2022-2035年)》。

2022年12月20日召开的第24次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临港新片区综合安全专项规划(2022-2035年)》。

2022年9月19日至9月29日,在“上海临港”政府网站上公开征集市民对《临港新片区综合安全专项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的意见。经公示,没有收到反馈意见或建议。